江西金溪:让田间地头换上“环保新衣”

农业是江西省抚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抚州共有耕地400余万亩,地膜覆盖面积约31余万亩。然而,由于地膜残留造成的农膜污染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破解农膜“塑”缚,打好这场“净土”保卫战?近年来,抚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新模式,寻找新对策,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小杠杆”撬动“白色污染”治理的“大文章”,向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宣战。

江西金溪:让田间地头换上“环保新衣”

2021年,抚州市金溪县承接了全市农膜回收试点项目,在金溪县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之下,该县率先出台了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废旧农用薄膜回收补助政策,基本形成农用薄膜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和体系。目前,金溪县已建成乡镇农用薄膜回收网点13个,统一规范了回收标志、制度及价格,实现农膜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根据近几年江西省农科院对金溪县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状况的监测结果,该县农田地膜污染情况已逐步好转。

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何坊村何坊组的农产品种植基地,这里曾经地膜裸露地表,像一道道刺眼的“疤痕”。获知情况后,去年8月,东乡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掌握农用薄膜使用现状等方式,还发现辖区内多个葡萄园、西瓜、木耳等种植基地存在废弃农用薄膜被随意丢弃、掩埋等问题。在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后,该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并联合他们开展集中清理整治。

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东乡区检察院同时积极联系本地塑料加工企业,探索农膜回收再利用新途径,现已促成该区一家企业与区相关部门、当地某乡政府签订农膜回收利用三方协议,让废旧农膜“回炉再造”,循环利用。这一创新举措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助推全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现在环境变好了,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农用薄膜的科学使用方法。”当地农户说,过去让人“又爱又恨”的传统地膜,如今逐渐被新型地膜替代,被“染白”的农田终于露出健康的“肤色”。近年来,在抚州市检察机关的不断推动下,该市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回收农用薄膜140余吨,推动建立农用薄膜回收点46个。

据悉,随着田间地头的“疤痕”渐渐褪去,当下,抚州市种植基地还刮起了一股新型农膜的“时尚潮流”。以往容易破损、难以回收的超薄农膜正在逐渐“过气”淘汰,土壤纷纷穿上了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可降解生物地膜的“环保新衣”。

事实上,早在2018年,国家就出台了农用地膜新标准,禁用0.01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但是市场上仍存在超薄地膜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为此,抚州市检察机关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督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今年6月,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1毫米超薄农膜行为,防止非标农膜进入市场。

抚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检察蓝”呵护“生态绿”持续升温,新型农膜在该市逐渐成了“膜”范生,在提高全市生态的“含绿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的含金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life.liangstudy.cn/study/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