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遇“李鬼”,这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情况之一,也是新闻媒体曝光较多的投诉。就在本月初,市商务委联合各部门针对家电维修市场中的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其中就包含了利用虚假违规信息招揽生意的“李鬼”家电维修乱象。那么,还有不到一周专项整治即将结束,打击效果如何?这一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说到今年初被骗的经历,徐先生至今气愤不已,“打了挂掉,挂掉就不接我电话了。”因为家里的电视屏幕破损,他拨打了信箱里收到的家电维修广告上的电话,维修工上门,收取了400元定金后将电视带走,表示一周内就会修好送回,随后便杳无音信。徐先生称:“广告上写的‘宝山区街道社区维修服务中心’,总归有点相信的,我现在后悔都来不及。”
徐先生催促过很多次,对方始终拖延,到后来,连电话都打不通了,半年过去,400元定金和价值5260元的电视依旧下落不明。这种维修小广告,通常都是被直接塞在居民楼信箱里,会写上“社区指定维修服务中心”等字样,有的还标记60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折扣,让很多老年居民深信不疑。
记者用陌生号码,拨打了徐先生拿到的小广告上的电话,表示想实地上门送修,但对方回复称“现在我们没找到合适的店铺”。而当记者追问“你们不是宝山区街道社区维修服务中心吗?怎么会没有店铺呢。”对方随后直接挂断。
类似的情况,我们曾多次报道。近期,全市16个区的消保委也专门进行了排摸,收集了龚257张维修类信箱小广告,根据每个上面的4-8个地址,逐一实地走访。
对此,闵行区消保委新闻与消费指导部部长黄仪表示:“我们一共走访了65个地址,目前来看这些地址都是虚假的,没有一个是真的。”
市消保委统计显示,实地走访的1003个地址中,714个地址的门牌号根本不存在,还有274个地址并非家电维修店铺,剩下的15个地址则是私人的普通维修小店,也就是说,没有一家是所谓的“社区指定维修服务中心”。其中有几个报修号码,还反复出现在了多个区的广告上,名头一变再变,有几十个所谓的经营地址,全部查无此地。简单来说,信箱小广告的可信度为0。
那么,居民发现被骗,有没有办法维权呢?记者找到了徐先生家所在的宝山区顾村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帮不上忙。“他自己被骗了怪谁,那被骗的人多了去了。”
商务部有过规定,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记者又找到宝山区商务委,对方表示,这部分职责,早已划转给了市场监管部门。
宝山区商务委商业发展科二级主任科员杭军对此称:“比如说打击黑网点,根据方案要求,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我们其他部门来配合,一些虚假信息,比如老百姓上当,要处罚违法经营者等,这由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两个部门来界定。”
而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则表示,相关违法行为的取证、定性工作还是要由区商务委完成,再移交给他们处理。
宝山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须小红称:“我们根据商务委移送的线索,或者是接到投诉举报,发现有类似的线索需要商务委定性的,我们后续会加强协作机制进行核查。”当被问及“今年以来是否有接到过相关部门移交的线索”,答案是“没有”。
最终,无路可走的消费者往往只能报警或自认倒霉,如果涉及的费用不是特别高,通常也就是不了了之。看似多头都能管,实则根本无人管,这也就难怪骗人的信箱小广告泛滥成灾,假冒维修乱象愈演愈烈。
对此,上海浩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曹竹平认为:“各个部门都有监管的职权,(不能反而)成了一个推诿扯皮的借口,职权有交叉的情况下,不能因为这个事情有一部分属于别的行政机关来管的,就把自己这一部分的事情也给推出去,法有授权必须为,法有授权必须充分地行使,这样才能保障市场的秩序。”
要打击这些擅长打"游击"、没有实际经营地点的"李鬼"维修平台,对于相关部门来说,也许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至少应该各司其职,而不是互相推脱,给那些"李鬼"家电维修,留下了后路。家电维修并不是一个高频次发生的行为,很容易就有不明真相的居民上了当。共同打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满意的市场环境,需要相关行政部门之间能打破壁垒、高效协同,也需要让正规服务,更加让市民举目能见、触手可及,这样才能真正挤压这些"黑维修"的生路,减少市民上当受骗的可能性。
看看新闻记者: 陆熠 刘奕宁 张羽飞(见习)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岑峰
摄像: 金狄 乔楚 吴佳亮
责编: 李吟涛